Red Spirit@YIHA丨颂百年伟业 寻红色之路
南昌起义—
凝聚奋起力量 点燃革命希望
“南昌城头的枪声,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,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,在逆境中看到了奋起的力量。南昌起义连同秋收起义、广州起义以及其他许多地区的武装起义,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、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,开启了中国革命新纪元。”
铿锵有力的话语,将人们的思绪,带回那段革命岁月。
危急关头的抉择
1927年春夏,正当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节节胜利、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之际,蒋介石、汪精卫相继背叛革命、背叛人民,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,大革命宣告失败。
1927年7月中旬,中共中央审时度势,将我们党所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向南昌集中,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。
1927年7月27日,领导南昌起义的中共前敌委员会(简称前委)在江西大旅社成立,由周恩来、李立三、恽代英、彭湃组成,周恩来任书记。
7月28日上午,周恩来来到第二十军军部会见贺龙,告知起义计划,并以前委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军总指挥。
7月31日,前委决定8月1日凌晨举行起义。
英勇无畏的战斗
1927年8月1日凌晨2时,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领导下,贺龙、叶挺、朱德、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,举行南昌起义!
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,起义军歼灭南昌守敌3000余人,占领了南昌城。聂荣臻、周士第在南昌附近的马回岭,将第二十五师的大部分部队也拉出来参加起义,于8月2日赶到南昌。
起义胜利后,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,宋庆龄、邓演达、贺龙、周恩来等25人被推举为委员。起义部队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,贺龙为代总指挥,叶挺为代前敌总指挥。
武装斗争的起点
南昌起义后的第六天,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召开紧急会议,即“八七会议”。会议着重批评了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。毛泽东根据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,在发言中指出:“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,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。”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,提出了整顿队伍、纠正错误而“找着新的道路”的任务。
三河坝战斗后,朱德、陈毅等率部开展游击战争。在作战一度失利、军心涣散的危急关头,朱德在江西省安远县天心圩对部队进行思想整顿,在大余县城进行整编,在崇义县上堡进行整训。这就是意义深远的“赣南三整”。
八一军旗猎猎,八一军徽闪耀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,人民军队由小到大、由弱到强,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、领土完整,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钢铁长城,成为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力量支撑!
(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2021年1月21日有删改)